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《论中国共产党历史》一书在全国出版发行。这部专题文集,收入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至2020年11月24日期间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稿40篇。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学好党的历史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。近期公司组织观看了《建党伟业》影片使我深受感动,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能生活在如此和平的年代里,我感到非常荣幸的,因为我知道,这些都是由先辈的牺牲得来的。要懂得感恩的心回馈祖国,我们这是不能忘了祖国是如何用生命换来的。
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”是最近几年很热门的一个话题,一时之间很多人都议论纷纷。其实芸芸众生未必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“初心”是什么?都是在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慢慢摸索出来,没有高大志向的普通人,唯有为自己的小家努力奋斗,但可能也存在不知道自己“初心”的状况,庸碌的一生过了也就过了。
阿拉伯作家纪伯伦:“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。”
“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。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率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长征时,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珍视党的历史,十分重视党史、革命史、新中国史教育。每到一地,他都要瞻仰革命旧址,缅怀革命先烈,讲述革命故事。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,他回顾党的历史,深切怀念老一辈革命家,要求全党“不忘初心、继续前进”。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,他深刻阐述长征精神的本质及其意义,指出:“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,是没有出路的民族”,必须弘扬伟大长征精神,走好今天的长征路。
“不忘初心、方得始终。”召唤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奋斗。缅怀先烈是为了汲取力量,回顾历史是为了继续前进。“其作始也简,其将毕也必巨”,正如总书记所说,中华民族的昨天,是“雄关漫道真如铁”;中华民族的今天,可谓“人间正道是沧桑”;中华民族的明天,可以说是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。
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。现在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,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、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。“我们这一代人,继承了前人的事业、进行着今天的奋斗,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。”但是,“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够永远成功,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。”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,面临着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、抵御重大风险、克服重大阻力、解决重大矛盾的严峻考验。要经受住新的考验,战胜一切艰难险阻,完成新的历史任务,必须不忘奋斗的初心、永葆奋斗的精神。习总书记深刻警示全党:“我们绝不能安于现状、贪图安逸、乐而忘忧,必须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奋发有为”。
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就是要认真学习党史、新中国史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,学习好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、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史、新中国70余年的发展史,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、往哪儿去,弄清楚筚路蓝缕、艰苦卓绝是怎么回事,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进,才能创造出无愧于历史、无愧于先烈、无愧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! |